第二百一十三回 岐梁合解(1 / 2)

大唐续命英雄榜 横批 1611 字 2个月前

1、凤翔城李茂贞帅府后堂。李茂贞正与世子李继侃议事,小军来报:“启禀王爷,大将李继昭昨日出城未,东门岗哨见他出城直奔东平王大营而去,再未露面!”

李茂贞父子闻听大惊,几乎同时站起。李茂贞没有说话,停了一会儿,冲小军摆摆手,示意他退下。

小军拱手而退。

李继侃着急道:“父王,李继昭八成是投降朱温去了。父王待李继昭不薄,连他都跑了,局势危急啊。请父王早作决断,诛杀祸首,尽快议和;否则凤翔不战自乱,我们全族危矣!”

李茂贞点点头,小声道:“你迅速带领亲兵将韩全诲等人控制,待我商于圣上!”

“遵命!”李继侃匆匆奔出。

2、凤翔城行宫。宫门两旁卫士远远看见李茂贞来到,都躬身致敬。李茂贞带两名亲兵径直进入行宫大门,迎面遇见行宫总管宦官第五可范,一身平民装扮。他一边往外走,一边整理着几件金黄御衣以及皇子们的丝绸衣服。李茂贞劈头问道:“总管到哪里去?拿这些皇家衣物有何用处?”

第五可范这才看到李茂贞,急忙躬身施礼道:“启禀岐王,老奴奉旨出宫;正要--正要去市井之中,卖了了这些旧衣物,换些豆、麦,供皇子们糊口。”

李茂贞摇摇头,不再理会第五可范,再往里走;只见两个宦官有气无力地推着一台石磨。李茂贞走过去看了看,原来在磨豆、麦。李茂贞再次摇头叹气,沉思半响,起身去见皇帝。

唐昭宗与何皇后正在闷坐。李茂贞来到跟前,大礼参拜道:“臣李茂贞参见我主万岁万万岁,见过娘娘千岁千千岁!”

唐昭宗有气无力道:“岐王平身,看座!”

李茂贞奏道:“陛下,朱全忠围城经年,供奉困难,凤翔已经难以为继了。”

唐昭宗着急道:“难道大唐宗嗣要绝于此地乎?”

李茂贞道:“为今之计解铃还须系铃人。此祸因韩全诲等人而起,并非臣请陛下驾临凤翔。始作俑者乃韩全诲等人也,朱全忠也因他们而围城。臣建议诛杀劫驾之贼,方可令朱全忠退兵,以解当前危局。臣愿陛下早日还京!”

唐昭宗闻言大喜道:“就照岐王所奏,诛杀祸首,与东平王和解,和解!”

“遵旨!”李茂贞站起躬身道。

3、凤翔行宫。凤翔牙兵林立,侍奉官宣旨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中尉韩全诲、张彦弘、枢密使袁易简、周敬容四人劫驾作乱,其罪当诛,斩立决!”

四人早已被控制住,李继侃立即指挥牙兵将四人拉了出去。

侍奉官再次宣旨:“奉天承运,皇帝诏曰:任宦官第五可范为左军中尉,仇承坦为右军中尉,王知古为上院枢密使,杨虔朗为下院枢密使。钦此!”

四人跪谢,声音却包含着些许无奈和苍凉:“谢主隆恩!”

(当夜,李茂贞担心不足以取信朱全忠,又斩神策都将李继诲、李彦弼及凤翔将李继筠等十六人。)

4、凤翔城外朱温大营。小军来报:“启禀王爷,朝廷宰辅大臣韩偓与十几个随从携二十几个木匣,从凤翔城头坐吊筐而下。来到营门,声言奉旨有要事相商。”

“二十几个木匣?什么好东西?传!”

时间不长,韩偓进帐,高声道:“东平王,陛下已将乱臣贼子诛杀,并命下官传示于王爷。来人,把木匣统统提进来,打开!”

随从立刻把木匣摆放帐中,一一打开。朱温冲韩偓拱拱手,离了帅椅,围着那些木匣子饶有兴趣地观看。

韩偓高声道:“东平王接旨!”

朱温也只是拱拱手而已。

韩偓不得已宣道:“奉天承运,皇帝

诏曰:朕已将中尉韩全诲、张彦弘、枢密使袁易简、周敬容、神策都将李继诲、李彦弼及凤翔将李继筠等二十二名劫驾作乱的贼子斩首。内乱已除,请东平王即刻撤兵返汴州。钦此!”

朱温还在饶有兴趣地观看那些血淋淋的首级,也没注意韩偓已将圣旨宣毕。

韩偓厉声道:“内乱已除,请东平王即刻撤兵返汴州。东平王,还不接旨!”

朱温这才听见,方过神来道:“将圣旨拿来,本王再看看!”

韩偓只好将圣旨递与朱温,朱温看了一遍道:“韩偓大人,请复陛下,不,告诉李茂贞,务必将圣驾送出凤翔,方可再谈罢兵之事!”

韩偓拱手道:“下官去,一定如实禀告!”

(李茂贞担心朱温的目的并非仅仅救驾这么简单,很可能是为了消灭凤翔一军;如把皇帝送出,形势会更加危急,因此断然拒绝了朱温的条件。两家一时又陷入僵局。)

5、凤翔城外朱温大营。宿州信使进帐,参拜道:“启禀王爷,小的奉宿州刺史牛存节将军命令,送来战报。”

“呈上来!”

“杨行密亲率五万大军攻我宿州,趁本王西征凤翔,图谋我汴州;却被我军牛存节、阎宝二位将军挫败,粮尽而退。本王放心了,牛、阎二位将军真乃汴州的铁臂也。”朱温看罢书信哈哈大笑,俄而沉思道:“但不知征讨平卢军一事进展如何,一直未有消息,令本王不安啊!”

朱温看到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