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章 寒岩明岩携手游奇景满目乐无忧(1 / 3)

诗曰:

山水相逢意气豪,

寒明双岩胜蓬瀛。

石兔龙须皆奇绝,

游人倘得一醉倾。

话说那徐霞客与其族兄徐仲昭二人,自踏上这山水游历之途,便似鱼游阔水,畅行于天地之间。此日正值四月十七,春景旖旎,和风轻抚,二人欲览寒岩明岩之胜,心内甚喜。

清晨,东方之天现鱼肚之色,徐霞客早起,始整行装。但见其身着青布长衫,腰系麻绳,足蹬麻鞋,手持竹杖,背负布囊,内有笔墨纸砚,亦有几本游记。其身姿挺若青松,面容刚毅,眸中透露出对未知之境的渴盼与决意。

徐仲昭亦如此装扮,二人相视一笑,彼此眼中皆闪着对此次旅程之期待。

徐仲昭道:“贤弟,此程定然精彩非常。”徐霞客应道:“兄长所言极是,吾等定能饱览美景,有所获也。”

言罢,他们迈着坚定之步,自坪头潭启程,朝西南而行。一路之上,徐霞客不时驻足,详察周遭景致。时而仰望高耸之峰,叹曰:“此峰峻极,真乃鬼斧神工!”时而凝视流淌之溪,赞曰:“此水清幽,实乃天赐灵秀。”时而俯身研究路边之奇花异草,惊曰:“此花奇异,前所未见!”每一处细微皆难脱其敏锐之目,他仿若要将这大自然之美尽纳于眸中。

徐仲昭见此情形,不禁笑道:“贤弟,汝这般仔细,莫非欲将沿途所见诸般事物皆记录下来?”徐霞客闻其言,抬头应道:“确然。山川壮美,景致殊异,若不即时记录,恐日后忆起,必有遗漏。况且,此些见闻日后或能成书,令更多之人知晓这大好河山,岂不善哉?”徐仲昭听罢,连连颔首称是,道:“贤弟之志,令兄佩服。”其深知徐霞客对山水之热爱及对记录之执着,心内对他愈发钦佩。

且说那二人一路相谈,未觉之间已行八里之遥,至这江司陈村。但见此处静谧祥和,周遭青山绿水相绕,恰似那世外桃源一般。徐霞客与徐仲昭遂决于此稍作休憩,好好感受一番此乡村之宁静与淳朴。

徐仲昭道:“贤弟,此村仿若人间仙境,真乃妙处。”徐霞客应道:“兄长所言极是,吾等且好生享受这片刻安宁。”

二人步入村中,与村民们亲切交谈,以知晓当地风土人情。村民们对这两位远道而来之客亦满是好奇,纷纷热忱款待。

一村民道:“二位贵客从何处来?”徐霞客答曰:“我等自坪头潭而来,为赏这山川美景。”村民又道:“此村虽微,然亦具独异之美,望二位能够喜之。”徐霞客笑言:“多谢,此间之美,我等已然领略。”

于这江司陈村之短暂驻留,令徐霞客和徐仲昭深深感受了人与人之间之温情,亦领略了大自然之无尽魅力。

二人稍作休憩后,徐霞客遂向村民探询前往寒岩明岩之径。只听得一位白发老翁指着前方说道:“二位若欲往那寒岩明岩,需先渡过前面那条溪流,而后向左行进。再行八里,向南拐入山中,翻过两座小岭,又行六里,方能抵达。”

徐霞客闻言,赶忙拱手致谢,说道:“多谢老翁指点。”徐仲昭亦向那老翁道了声谢,言道:“劳烦您老了。”

二人依着老翁所指之方向,渡过那清澈见底之溪流,向左而行。

徐仲昭道:“贤弟,此路风景甚佳。”徐霞客应道:“仲昭兄,确是如此。”

一路上,溪水潺潺流淌,宛如悦耳之琴音;鸟鸣声声啾啾,恰似动听之歌谣;山风徐徐吹来,送来阵阵沁人心脾之花香,令人心神舒畅,沉醉其间。

又行八里,转而向南,踏入群山之怀抱。山路崎岖,时陡时缓,犹若一条蜿蜒之巨龙盘绕于山间。徐霞客和仲昭兄你追我赶,有说有笑,倒也未觉劳顿。登上两座小岭,又行了约摸六里之地,忽闻前方传来潺潺之溪流声,清脆悦耳,宛如天籁之音。

徐仲昭道:“贤弟,此声甚妙。”徐霞客应道:“仲昭兄所言极是。”

二人循声望去,只见前方溪流交汇之处,一座巍峨石岩拔地而起,高耸入云,气势恢宏,宛如一座巨大之屏风矗立于天地之间。徐霞客眼前一亮,指着石岩对徐仲昭说道:“仲昭兄请看,那南边者乃寒岩,东边者为明岩。吾等此行之目的地至矣!”徐仲昭闻言,亦是精神一振,笑道:“好一处仙境!难怪贤弟要不辞辛劳,专程前来一观。”

徐霞客点头道:“确乎如此。不过当下天色尚早,不若吾等先令仆从去明岩寺筹备午饭,吾等且去寒岩一游,仲昭兄意下如何?”

徐仲昭道:“甚好甚好,就依贤弟所言。”

徐仲昭欣然应允。于是二人吩咐随行仆从先行一步,自己则迈着轻快之步伐,向着南方之寒岩进发。

一路上,二人赏着山间之美景,体悟着大自然之魅力。山间之气清新宜人,夹带着泥土与草木之芬芳,令人心神怡然。鸟儿于枝头欢快吟唱,仿若在迎候他们之来临。阳光透过树叶之隙洒下,成一片片斑驳之光影,予人一种如梦似幻之感。

徐仲昭道:“贤弟,此景真乃妙绝。”徐霞客应道:“仲昭兄,这般美景实乃难得。”

不多时,他们便至寒岩脚下。但见寒岩陡峭险绝,石壁上满布青苔与藤蔓,予人一种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