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章 中平六年,四月,丙寅日(1 / 3)

东汉王朝第十二位皇帝刘宏,在南宮嘉德殿驾崩,谥号灵帝。

这位皇帝,整日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,对朝政不闻不问,任由十常侍把持朝纲,最终在三十四岁这年病逝,结束了荒唐的一生。

皇帝驾崩,权力中心顿时出现真空,洛阳城内,各方势力围绕着皇位继承,展开了明争暗斗。

灵帝膝下有两子,长子刘辩,母为何皇后,乃是当朝大将军何进的妹妹;次子刘协,母为王美人。

何进自然希望外甥刘辩能够继承大统。在他看来,自己手握天下兵权,妹妹掌控后宫,儿子再登上皇位,何氏一族便可权倾朝野,成就无上荣耀。

然而,刘协也并非毫无竞争之力。他的母亲王美人虽然早已香消玉殒,但却为他留下了一位强有力的支持者——太后董氏。

董太后出身卑微,对何皇后母凭子贵、飞上枝头变凤凰恨之入骨,因此竭力阻止刘辩继位,并暗中保护着年幼的刘协。

除了董太后之外,以十常侍为首的宦官集团,也与何进势同水火。他们深知,一旦刘辩登基,以何进的强势作风,必然会对他们赶尽杀绝,因此也暗中支持刘协。

一时间,朝堂之上,暗流涌动,各方势力相互勾结,彼此倾轧,令天下士人纷纷站队,在名存实亡的清流和维护皇室正统的浊流之间摇摆不定。

而这场纷争的导火索,正是何皇后毒杀王美人一案。

王美人死于“鸩毒”,这本是后宫争斗的常用手段,算不上什么新鲜事。但问题在于,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,竟然毒杀了皇帝宠妃,而且事后毫无遮掩之意,这才是问题的关键。

且不说杀人本身就是不可饶恕的罪行,单就何皇后如此肆无忌惮、公然挑衅皇权的行为,就足以令天下人侧目。更何况,做出这等丑事的,还是以儒家礼法治国的汉室皇后。

其次,何皇后用来毒杀王美人的“鸩毒”,也令天下人胆寒。

鸩毒,是从鸩鸟羽毛中提取的一种剧毒,只需将鸩羽轻轻沾染,便可杀人于无形,无需刀剑刺伤或划破皮肤。

据说,只需将鸩羽浸泡片刻,清水也会变成剧毒无比的毒药。

中了鸩毒,几乎无药可解,中毒者会七窍流血而死,且尸体即使在寒冬腊月,也会在三日内迅速腐烂。

这种毒药的歹毒之处,不仅在于其毒性猛烈,更在于其令人毛骨悚然的特性,让人联想到历史上那位心狠手辣的吕后。

自战国时期便已存在的鸩毒,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便被严格管控。秦朝灭亡后,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,在他死后,皇后吕雉便曾利用鸩毒,残害了无数刘氏子孙。

刘邦生前宠幸的妃嫔和皇子,几乎都惨死于鸩毒之下,而吕雉则通过临朝称制,将朝政大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。

在那段黑暗的岁月里,汉朝几乎变成了吕氏的天下,可见吕雉的狠毒和权势。

有了这样的前车之鉴,天下人自然对刘辩的继位忧心忡忡,担心何皇后会成为第二个吕后,重蹈覆辙。

就在刘辩和刘协的支持者争执不下之时,汉灵帝驾崩的消息传来,局势顿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。

十常侍等人原本计划,借宣读灵帝遗诏的机会,将何进骗进宫中杀害,但计划败露,引发了一场血雨腥风。

手握重兵的大将军何进,接受了谋士袁绍的建议,下令各地诸侯率军进京,以武力控制局势。

河内太守王匡、前将军董卓、东郡太守桥瑁、并州刺史丁原等,纷纷响应号召,率军向洛阳进发。

其中,驻守虎牢关的丁原,被任命为“武猛都尉”,率领麾下精兵,率先抵达了洛阳城外。

并州天井关。

这里是太行山脉通往并州的第一道关隘,也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塞。据说,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麾下的“云台二十八将”之一——王梁,曾在此地创下赫赫战功。

而如今,天井关的主人,是武猛都尉丁原。他卸任了并州刺史一职,率领数万精兵,驻扎于此。

自段颎、邓高之后,丁原接任并州刺史,一直兢兢业业,深受百姓爱戴。但如今,并州刺史的官印,却无人掌管。

原来,大将军何进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局势,特意从各地调集了五路大军,拱卫京师,随时准备平定叛乱。丁原便是其中一路大军的统帅,奉命率军驻守在距离洛阳不远的虎牢关。

接到何进的命令后,丁原便离开了虎牢关,将大军驻扎在了天井关。

或许,他是希望借此地昔日王梁的不败战绩,为自己带来好运吧。如今,丁原麾下,甚至还有一支由上千名乌桓突骑组成的精锐骑兵。

丁原离开并州后,朝廷任命张懿接任并州刺史一职。然而,张懿还没来得及正式上任,便惨遭毒手。

原来,黄巾军残部首领郭太,与南匈奴左贤王羌渠勾结,趁机进犯太原、西河等地,张懿就是在抵抗郭太的过程中不幸遇害的。

之后,朝廷虽然任命董卓为并州牧,但丁原势力根深蒂固,董卓虽然接受了任命,却迟迟不肯赴任,公然抗命不遵。

因此,并州刺史一职,至今仍然空缺。而并州的百姓,依然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