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那位老代销员说,当年真心实意想要收养英子的人家很多。 大家都是看小女孩可怜。 但是唯独大仓的父母收养英子的目的不纯。 因为他们家有四个儿子,唯独没有女儿。 梁秉仁一家收养英子,其实就是不花钱捡了个漂亮的童养媳。 当时那俩负责调查情况的人还说:“也不能那么说吧,毕竟把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养大,也不容易的?” “怎么不容易?”老代销员说: “在我们农村,孩子会爬就能干活。 英子当时六岁了,到了他家什么活都干。 农忙的时候跟着下地干活,回家以后洗衣服,抱柴禾,做饭,熬猪食,喂猪,打扫院子,做针线缝缝补补……反正什么活都能干。 上完小学就不让她上了,下来之后里里外外成了一把好手。 你们看,他们不但不花钱捡了个儿媳妇,还提前到了他家,给他家当牛做马。” 这些话,调查人员当然会原原本本回去跟程院长汇报。 程院长听得泪如雨下,心如刀绞。 可怜自己的外甥女,原来在家的时候娇生惯养,可是才六岁的小女孩啊,就流落到农村,给人当了使女丫环。 那一家姓梁的该有多黑心啊! 按照程青雯当时的愤怒,都想动用人脉,状告姓梁的一个拐带人口,把他们一家子都抓起来。 现在是新社会,不管是换亲,还是童养媳,都是农村恶俗,违背了妇女意志,是对妇女的迫害。 她最痛恨的当然是梁家老大。 因为听老代销员说,姓梁的是把英子给他们家的老大当童养媳。 自从把英子收养回去以后,全村老少都知道英子是老大的童养媳,见了老大都要问“你媳妇呢”? 见了英子,孩子们都要叫她“团圆媳妇”。 这一切早就成了既成事实。 至于有没有偷着给儿子和英子圆房,这个只有天知道! 反正梁老大跟英子从小就拉拉扯扯,形影不离的。 就是晚上去看个电影,英子都要抱着梁老大的胳膊,靠在他身上。 还有啊,梁老大还经常背着英子,公然在村子里出入——即使英子很大了,也是这样背着。 你想啊,英子是小孩子,只要你养着她,给她点小甜头,小孩不懂事,还不是想让她干什么就干什么! 听到这里的时候,程院长已经准备把梁家老大抓过来,碎尸万段了。 当然,两位调查人员很慎重,不会只听老代销员一个人的叙述,他们也随机跟另外的村民打听过。 虽然跟老代销员的叙述有些出入,比方说,老代销员嘴里的姓梁的,都是坏人。 可是其他的村民,说到收养英子的梁秉仁一家,都是持称颂态度。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,那就是梁秉仁一家收养英子,就是把她当童养媳养着的。 所有人都没有否认这一点。 而且英子早已经把自己看做了大哥天经地义的媳妇,对大哥相当黏糊。 程院长知道这些已经足够了。 她也去农村采过风,知道从前农村的一些恶俗。 妇女在农村一点地位没有,而且从前的农村,买卖妇女的情况相当普遍。 甚至她还知道,在大饥荒的困难时期,两个菜窝头就能换个媳妇。 可怜自己姐姐一家啊! 姐姐、姐夫被活活冻死,剩下外甥女被人捡去当了悲惨的童养媳。 童养媳的生活到底有多悲惨,程青雯也略知一二。 知道童养媳从小被养在婆家,不但要干最脏最累最重的活儿,还要整天被婆婆打骂。 而且十多岁就要圆房。 圆房之后永远处在婆婆的淫威之下。 以前的年代,有太多的童养媳,活到很大年纪,直到婆婆去世,才能摆脱非打即骂的悲惨生活。 调查清楚的程青雯既悲伤又愤怒。 她不知道应该怎样惩罚那家姓梁的人家? 因为她有点投鼠忌器。 不管怎么说,外甥女在姓梁的家里生活了17年,即使挨打受骂,对家的归宿感肯定有。 对家人的感情也会有。 如果程青雯惩罚姓梁的,肯定要伤害到小如。 她怎么忍心让可怜的外甥女雪上加霜,受到二次伤害呢? 抱着这样的心思,程青雯就暂时放过姓梁的一家。 等以后看情况再说。 现在她最重要的,就是要跟小如相认。 可她从年轻那次汇演,一眼就确定姜颖如是自己的外甥女开始,就十分胆怯,不知道以何种方式跟小如相认。 其实她就是怕小如认生,对她会有抵触。 所以她才在过完年,又去了趟京城,跟小如的爷爷奶奶进行了接触。 其实,自从姐姐姐夫一家失踪,程家跟姜家这些年几乎不来往。 因为彼此对对方都有怨气。 既有因为姜玉平一家三口生死不明,这对亲家都把责任归咎到对方身上的怨气。 也有当初姜玉平跟程丹雯婚事的怨气。 程家是京剧世家。 姜家是干部家庭。 姜玉平在高中时候,就疯狂地爱上了程丹雯。 为了追上程丹雯,他居然报考了戏曲学院,半路出家要当戏曲演员。 但是姜家位高权重,对于戏曲演员有偏见,认为那都是“戏子”。 对于姜玉平的选择,姜家相当生气。 甚至一度差点把姜玉平赶出姜家。 只不过后来经过中间人的劝说,姜老的思想也得到改观,加上程丹雯的为人处事让老姜家折服。 后来算是认下了这门亲事。 再后来粉雕玉琢的小孙女出生,对于前边俩儿子都是男孩的老姜家来说,那就是物以稀为贵,对小孙女简直爱若珍宝。 姜家跟程家这一对亲家的关系也有所缓和。 后来姜玉平一家三口失踪,两亲家的关系再度紧张,几乎不再来往。 这次程青雯去京城拜望姜老,态度比较客气,